部隊中止實戰化演練時,車禍、溺水、燒傷等各種突發事故時有發作。緊急關頭如何施行有效的自救互救,將傷害降至最低?在此約請合肥軍分區軍醫邢智廣給廣大名眾引見一些相關現場急救學問。
實戰化鍛煉中,駕駛人員大多因疲倦駕駛、緊急避險而引發車輛事故,車載人員多因機械要素(如擠壓、拋擲)或化學要素(如爆炸、熱灼)而致傷,現場急救能否及時得當,將直接影響傷員的生命平安和將來生存質量。
1、立刻掃除火災誘因,如熄滅發起機,關閉電源,肅清易燃易爆易腐蝕物品。
2、應用通訊工具向急救中心呼救,向路人求救,同時將傷者轉移到平安地帶,展開自救互救。
3、肢體被擠壓或被硬物穿刺而不能移出者,救護人員切忌強拉硬拖,應用工具鋸開或頂開擠壓物,將肢體移出。穿刺硬物不要立刻拔出,以防構成大動脈出血,此時應立刻將傷者送醫院處置。
4、骨折與出血同時發作時,應先加壓包扎止血,再固定骨折部位。固定時,普通應堅持骨折后形態,防止損傷左近神經和大血管,構成二次損傷和難以挽回的后遺癥。
5、重傷員,如頸椎損傷,應原地放置頸托,以防頸椎錯位損傷脊髓,招致高位截癱;脊柱損傷,應將傷者原地平放,不要搬動,等候專業救護人員搬運,假定必需搬動,則可先用硬紙板、木棍和帆布等作簡單固定,然后整體平移搬運。
6、失去知覺者,首先應肅清傷者口鼻中異物,頭置側位,堅持呼吸道通暢,然后檢查呼吸、心跳狀況,假定心肺中止工作,應立刻就地施行心肺復蘇。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按壓次數比例普通為2∶15,即口對口吹氣2次,胸外心臟按壓15次,交替中止,力度適中。